获奖企业在展位区合影留念。
种业要振兴,蔬菜种业是重要阵地。论坛上进行了京津冀种业与蔬菜产业链联采签约仪式。
推进科企协同推进蔬菜新品种许可转化合作。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蒋协新 数据显示,我国蔬菜全年播种面积已经超过3.3亿亩,产量超7.7亿吨,产值超过2万亿元,是世界蔬菜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我国蔬菜人均日消费量在约1.3kg,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加强种业之都建设,推进种业振兴行动,2021年在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支持下,北京全面启动实施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联合攻关项目,其中蔬菜联合攻关项目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京研益农(北京)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牵头承担,经过近两年实施,已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研处处长魏建华主持论坛 北京聚力打造蔬菜种业高地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同样,桌上有菜心中更爽。许勇表示,当前蔬菜种业公益性研究体系与商业化育种体系的顶层设计仍在持续探索中。
为促进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紧密围绕北京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服务于北京四个服务基本功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广阔 产业的颠覆式发展必然少不了技术的创造性力量。经过推荐、投票和专家评审评议等环节,最终10个优秀南粤好网民故事脱颖而出。
以网为媒,助力乡村振兴。接下来,我还会继续借助网络平台,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传播乡村美好生活,做活‘乡愁经济,让乡愁更香甜。活动现场,南粤楷模、广东好人、南粤工匠等最美代表分别为南粤十大好网民故事获奖者颁奖经首轮评选推荐,共有30个网民故事进入到网络展示投票环节,在短短一周的投票时间内收获网友投票总数超过115.4万,社会各界参与热情高涨,广大网友纷纷以行动描绘网络文明之花。
以网为媒,助力乡村振兴。活动自2023年7月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以来,经组织推荐、社会举荐等多种形式遴选后共计推荐了112个网民故事,涵盖广东省21个地市各行各业。
惠州波仔视频账号主创严国球(右) 据悉,本次南粤十大好网民故事评选活动由广东省委网信办、广东省文明办主办,是汇聚南粤正能量 争做中国好网民主题活动之一。活动现场,南粤楷模、广东好人、南粤工匠等最美代表分别为南粤十大好网民故事获奖者颁奖。张俊慧说,她将继续努力传播客家文化,将家乡的美好秀给千万网友。2023南粤十大好网民故事获奖名单 《传播网络正能量筑牢防范安全网》于浩洋 《绿色网络倡导者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明宗峰 《一网情深,思政育人,做学生成长引路人》陈巍 《以小支点撬动大流量 讲好大湾区故事》徐顺达 《以网为媒 秀出广东乡村之美》张俊慧 《以网络大流量赋能正能量 助力乡村振兴》严国球 《互联网从业者的公益之路》倪鹏 《普法搬上网 护航青春梦》陈丽雯 《唱响岭南文化之声云端传递爱与力量》廖瑞珠 《用新闻理想点燃网络正能量火花》曾小强 【记者】刘涵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肖婉琦。
9月21日,2023广东网络文明大会现场,刚刚揭晓的南粤十大好网民故事获奖代表张俊慧分享她的网络文明故事。南粤十大好网民故事获奖代表张俊慧(右) 用网络流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南粤十大好网民还有惠州波仔视频账号主创严国球,他以保安职业为背景创作搞笑视频,在获得了一定网络影响力后,尝试开展助农直播,拍视频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希望用自己的流量助力乡村振兴。惠州荔枝、惠城澳背村阿嬷粽、博罗泰美镇三华李……严国球参与了一次又一次惠州农产品的公益推广销售,他说,未来想拍摄更多助农为农的内容,为乡村注入新活力。经过推荐、投票和专家评审评议等环节,最终10个优秀南粤好网民故事脱颖而出。
河源市民宿行业协会副会长、微信视频号和抖音号一物香甜主创张俊慧 这个80后的客家妹子返乡创业,以网为媒,以梦为马,用新农具从事新农活,把新农村框进新镜头,将家乡美食、自然美景和淳朴宁静的风土人情剪入视频中。我们觉得把流量用到正能量的地方,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他们中既有唱响岭南文化的网络达人、点评新闻热点的媒体人、青年学子的人生导师,又有乡村文化推荐官、热衷公益的正能量者,他们的故事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我省广大网民在推进网络强省建设、弘扬网络主旋律、参与网络社会治理、繁荣网络文化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从2022年1月至今,张俊慧公益拍摄并推广了200多个原创视频,一物乡甜微信视频号和抖音号累计播放超2000万人次,吸引众多网友沉浸式感受广东乡村之美。
接下来,我还会继续借助网络平台,讲好乡村振兴故事,传播乡村美好生活,做活‘乡愁经济,让乡愁更香甜随着乡土中国变离土中国,农村普遍面临人口流失、人口结构老化等挑战,通过剖析农村增收个案,可以帮助村落跳出视野的窄门。【作者】胡一刀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王猛。一是以农业为主线,讲好产业丰收故事。云浮郁南的无核黄皮,如何从2棵母树发展到年产值约32亿元,品牌价值高达44.6亿元的大产业?湛江遂溪怎么通过深海网箱这一神器,把以金鲳鱼为主打的渔业年产值撬动到近70亿?这样的故事多了,农民听起来才能有所感。稻花香里说丰年,故事不仅要节日讲,更要时时讲,处处讲。
今年上半年,广东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953.42亿元,同比增长4.8%。二是以农村为主场,讲好农村增收故事。
今年,广东庆祝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将突出农民主角,组织一批兴农力量大集结,策划广东百名新农人丰收故事影像展,讲述广东青年代表的鲜活故事,展现新时代农民风采。90后洪琳期辞工返乡,为何能在家乡湛江种出每斤售价破百的燕窝果,进而完成亩产值8万元的小目标?同样辞职返乡的江永强,为啥要在花山镇小布村一边复垦撂荒的土地,一边经营一家24小时不打烊的书店?这样的故事多了,农民听起来才能有所得。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乡村即便是接二(工业)连三(服务业),也必须以一(农业)为基座。活动以庆丰收 促和美为主题,广东将采取1个主会场+N个分会场模式,集中展现百县千镇万村庆丰收的美好图景。
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站在农民的角度考虑,他们最希望通过农民丰收节看到什么?答案或许多种多样,但最核心的应该绕不过这三点:产业如何蝶变,打开新的价值增量空间?村域如何因地制宜,带动村民富民增收?个体如何凭借一技之长,实现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因此,丰收节要真正办到农民心坎上,就不妨讲好三个故事。河源半江镇西溪村流转300亩耕地,为啥搞起了水稻+禾虫种养?江西吉安的中源乡,一个避暑胜地,为何能让新客变老客,并且不少一住就是几个月?资源禀赋差不多的南昆山,可以向它学什么?这样的故事多了,农民听起来才能有所思。9月23日,广东省庆祝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将在粤北瑶山的明珠——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举行。相比于产业、村域,个体的叙事或许能引发更多共鸣。
产业兴起来,农民才能富起来。既助力乡村振兴,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讲好丰收、创收、增收故事,共许同创来年的丰收,届时再叙和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61 元,同比增长6.6%。
在昼夜平分、秋高气爽的时节举国同庆,既继承农耕文明,也顺应自然规律。秋分渐近,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要来了。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传统。丰收节,最重要的主题自然是庆丰收。三是以农民为主体,讲好农民创收故事。从2018年丰收节设立以来,中国农民丰收节已逐渐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自己的节日符号,成为农业现代化以及乡村振兴进程中可贵的结绳记事。
丰收节,担纲的主力自然是农民。美好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乡村振兴的美景也必然要靠农民来绘就
从2018年丰收节设立以来,中国农民丰收节已逐渐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自己的节日符号,成为农业现代化以及乡村振兴进程中可贵的结绳记事。今年上半年,广东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3953.42亿元,同比增长4.8%。
三是以农民为主体,讲好农民创收故事。既助力乡村振兴,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